新能源汽车组件-电池PACK
动力电池系统(以下简称“电池PACK”)主要由电池模块、机构系统、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和BMS电池管理系统等部件构成。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主要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与传统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不含铅、镉等重金属,无污染、不含毒性材料,同时具备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
电芯 >>> 电池PACK
1. 将一定数量的电芯进行串并联组装成电池模组
2. 电池模组加上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一些结构件组成完整的电池包又称作电池PACK
如果把电池PACK比作一个人体,那么模块就是“心脏”,负责储存和释放能量,为汽车提供动力,模块通过组装单体电芯,通过汇流排将电芯组成不同的串并联,可用螺丝锁紧、电阻焊、超声焊接、超声铝丝焊及激光焊接。
主要由电池PACK上盖、托盘、各种金属支架、端板和螺栓组成,可以看作是电池PACK的“骨骼”,起到支撑、抗机械冲击、机械振动和环境保护(防水防尘)的作用。
主要由高压跨接片或高压线束、低压线束和继电器组成。高压线束可以看作是电池PACK的“大动脉血管”,将动力电池系统心脏的动力不断输送到各个需要的部件中,低压线束则可以看作电池PACK的“神经网络”,实时传输检测信号和控制信号。
热管理系统主要有4类:风冷、水冷、液冷、相变材料。以水冷系统为例,热管理系统主要由冷却板,冷却水管、隔热垫和导热垫组成。热管理系统相当于是给电池PACK装了一个空调。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池管理系统,可以看作是电池的“大脑”,主要由CMU和BMU组成。
电池PACK
导热材料解决方案
导热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进步,它对于提高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导热材料的应用成为了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导热材料是一类能够有效传递热能的材料,它们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多个关键部位发挥作用。在电池PACK中,导热材料可以帮助调节电池的温度,确保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下运行,防止过热,这对于保障电池的安全至关重要。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
导热系数:2~3 W/mk
硬度:25~35 Shore00
产品特点:超软、高回弹、耐撕扯。
作用:导热硅胶片需选择硬度低、柔软度好,才能保证新能源动力锂电池PACK时刻传递热及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导热系数:1~3.5 W/m·k
硬度:40~75 Shore 00
产品特点:超高顺应性,对低应力界面应用具有优异的浸润性。
作用:用于壳体顶部和侧壁散热、固定抗震、增加异行件的导热面积、减少界面热阻。帮助电芯散热,抗震动能力好,填补缝隙,自动化程度高。
导热系数:1~2 W/m·k
产品特点:抗冷热交变性能、耐老化性能、高电气绝缘性能优异。
作用:用于电芯与电芯之间导热、绝缘、粘接、密封的作⽤。将一定数量的电芯进行串并联组装成电池模组。
导热系数:0.6~2 W/m·k
产品特点:低密度,高绝缘强度,流动性好,阻燃。
作用: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与PACK液冷板之间导热、粘接、密封作用,保证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内部器件稳固密封,减少碰撞损坏,同时起到导热散热功能。
导热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对于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导热材料在这一领域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如果您对导热硅胶片、导热凝胶、导热硅胶、导热灌封胶的应用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联系飞鸿达团队获取详细信息。